今年以来,谯城区大力推进图书馆、文化馆等公共场馆硬件设施建设,深入实施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”基本方略,着力打造人文历史传承示范区,不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积极培育全区经济发展新动力,结出了丰硕成果。 谯城区图书馆内,市民正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。 书香氛围浓郁 “这里到处都是书,现在放暑假了,我天天来看书。”“陪孩子来看书,自己也被浓浓的读书氛围感染,读书真是一种享受。”昨天,在谯城区图书馆,市民吴丽丽和李如晨分别说。 走进宽敞明亮的谯城区图书馆新馆,人们正有滋有味地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,阵阵凉爽的微风中,夹杂着一股清新的书卷气息,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。如此和谐舒适的氛围与以往的旧馆相比,读书环境上了一个大台阶。 久居亳州城的人们都知道,原来的区图书馆位于小牛市街,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,部分馆舍已成为危房,严重影响群众的阅读感。为此,谯城区下大力气整合资源,选址华佗广场为新馆所在地。 谯城区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约4470平方米,藏书2万余册,可供读者阅读的座位300多个,采取开放式结构设计,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环境。新馆设置了多个功能区,涵盖了图书阅览空间、报纸杂志、药都专区、地方文献室以及少儿阅览区等,为“藏借阅一体、一站式检索、多功能服务”的新型图书馆。 据了解,谯城区图书馆新馆自今年3月份预开馆以来,工作日平均每天进馆人数700多人,双休日和节假日每天平均进馆人数可达3000多人。新馆的建成启用,进一步弥补了市区文化公共场馆设施短板,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成为展示亳州文化形象的新窗口。 每周持续开展“点亮心灯 传续希望”无障碍电影播放活动、积极开展“向阳花开”送文化下乡系列活动、设立“亳州晚报小记者素质教育实践基地”……近年来,谯城区图书馆围绕优化服务、主动服务,不断拓展图书馆的信息传播功能,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相结合,开展了多项有特色、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,通过多种方式,努力把图书馆打造成为理论宣讲的阵地,以及教育、文化、科普服务的基地,直接面向社会公众、服务于社区,成为服务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。 谯城区图书馆馆长王丹介绍,目前,区图书馆正在大力推进“15分钟阅读圈”建设,与市、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13个流动图书站,通过多种载体,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。 文化的传承需要驰而不息。接下来,区图书馆将持续在打造品牌特色活动上发力,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,因地制宜、因馆制宜,围绕当地人文积淀及独特资源办出特色,打造更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品牌,使文化传承活动深入人心、贴近百姓。同时紧紧围绕 “书香谯城”主题,结合红色文化、传统文化开展阵地服务,通过常态化开展特色读书活动、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、展演活动、志愿者活动等,与读者和用户进行信息双向交流,让书香飘满全城。 文化传承发力 谯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,在文化传承方面,谯城区文化馆也在积极行动中。 谯城区文化馆除了老馆以外,如今又新增了60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场馆,新开设了书画展览展示区、沉浸式体验区、非遗剪纸艺术走廊、综合活动室等几个专区。自今年上半年投用以来,新增的这一“副馆”已先后开展“墨润芍乡”书画篆刻展、“中国美·劳动美”书画摄影展,并免费开放,为群众提供了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,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。文化馆与图书馆抱团发力,成为城区百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去处。 今年以来,谯城区文化馆持续坚持免费开门办馆的原则,通过内抓业务、外树形象,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职能作用,积极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。上半年,该馆先后举办各项活动435场,活动总量居全省县级文化馆第二名,其中举办“老有所学”公益教学324场、文艺演出活动44场、志愿活动24场、讲座23场、非遗展演8场、线上线下书画展览6场、送文化进基层活动6场。惠民活动主要覆盖美术、书法、摄影、剪纸、琴书、管弦乐等文化元素,传承、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普及现代书画、摄影技艺。 据了解,下半年,区文化馆将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化活动,持续办好“老有所学,老有所乐”“群星璀璨,百姓舞台”“乡村振兴,文化先行”“企业发展,文化助力”“文明创建,志愿服务”“孝老爱亲,甘于奉献”“艺术长廊,书画精品展”等品牌活动,广泛探索活动的开展形式、类型,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,把好活动打造成优秀的文化传承品牌,让更多人了解谯城文化,感受谯城魅力。 产业发展蓬勃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,发展文化产业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、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,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应有之义。今年以来,谯城区多点发力,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亮点频现。 据了解,全区共有文化企业单位23家,按行业分类为文化制造业、文化批零业、文化服务业;按活动性质分类为内容创作生产类、创意设计服务类、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类及其他文化单位,其中以创意设计服务类为主,占80%以上。 今年以来,谯城区持续做好文化企业的定期帮扶工作,结合“四送一服”积极对亳州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、亳州锐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亳州鼎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、安徽省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、亳州市众腾广告有限公司、网新科技(亳州)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文化企业进行有效帮扶,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,与企业建立有效沟通机制,定向研究促进企业发展方案,进一步促进了谯城区文化企业繁荣发展。 结合全区实际,谯城区科学谋划文化产业类项目,围绕华佗文旅康养小镇、十河养生小镇、亳药花海等载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;持续抓好重点在建文化产业类项目,并积极申报省市重点项目,其中谯城区古井镇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已初具规模,正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营收途径。同时,谯城区还依托协和成药业、华佗国药等中医药企业进行景区提升,植入中医药文化内涵,打造花草茶系列产品,积极拓展中医药企业文化产业新载体。 为了整合资源持续惠民,谯城区始终坚持文化产业的民生导向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充分利用区图书馆、区文化馆、乡镇文化站等机构的文化职能,举办了“幸福时代·童心向党”少儿书画大赛、非遗展演、送戏进万村、精品剧目展演等多项惠民文化活动。打造了“向阳花开”等免费公益培训品牌,涵盖了书法、美术、音乐、篆刻、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10个门类。举办了文化惠民非遗进校园、文化惠民流动售书“三下乡”等文化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,通过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拉动全区文化消费超百万元,参与人数达10万多人次。 如何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思路?谯城区将依托“天下道源、曹魏故里”的文化优势,以及谯城区中医药、白酒等资源禀赋,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,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文化产业的振兴推进人文历史传承示范区建设,深入发掘文化资源,弘扬建安文化。 另外,谯城区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类项目的谋划,加强对文化产业类项目的招商力度,落地实施一批文化产业类项目,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。重点以刀锋网络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依托,加强与大院大所、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合作,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延伸,引进和培育文化创作研发、产品运营发布、衍生服务开发新载体,促进低能耗、低污染、高产业价值、多就业机会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。 |
热点推荐
热门排行